兴农评丨农村“养女防老”成趋势,“传男不传女”也该变了 养女防老在传统农村观念里

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养女防老
在传统农村观念里,兴农“养儿防老,评丨积谷防饥”是农村男铁律,“生儿子”被当作晚年保障。成趋传女但这一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势传转变。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调研发现,也该如今,养女防老嫁出去的女儿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担起了农村父母的养老责任,出现了所谓的“女儿养老”现象。(据12月26日南风窗)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经济发展引发人口流动与家庭结构变化的结果。
少子化和城镇化使得儿子养老面临压力。农村居民生育观念逐渐转变,农村家庭子女数量明显减少,单纯依靠儿子养老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城子女难以和老人长期一起居住并承担传统的赡养职责。
农村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为“女儿养老”奠定了现实基础。以往女性经济不独立,只能依附夫家,承担给公婆养老之责,许多“养儿防老”的本质是“儿媳养老”。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女性普遍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也几乎与城市女性无差别,有了稳定收入,既改变了自身家庭地位,也为父母养老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均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女儿参与养老不是取代儿子的角色,而是基于亲情与家庭伦理的共同担当。女儿的细致入微与儿子的有力扶持相互配合,方能让父母在暮年收获更为周全、暖心的照料与呵护,也有利于促进家庭内部关系的平衡与融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养儿防老”观念已逐渐转变,但“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却依旧滞后。如报道的案例所示,在农村,承担着更多养老责任的女儿分得的家庭财产往往比儿子少,耕地、宅基地等分配多以儿子为主体,外嫁女往往难以“分一杯羹”,这不仅有家庭“偏心”的因素,也有以村集体等为代表的乡村社会传统观念的桎梏。
农村“女儿养老”现象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动写照,它既反映了社会进步的积极一面,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唯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更为完善、公平且可持续的养老体系,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推动移风易俗,才能让更多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作者:方壮玮
相关文章
- 61.0%受访家长希望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得到有效补习辅导 编辑:汤晓雪2025-05-08
- 在我多年的化学研究与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选择合适的化学标准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脱氢乙酸标准品,作为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中常用的防腐剂效果评估基准,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2025-05-08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开展“百件实事帮到村”主题实践活动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有关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近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组成帮扶工作组深入农村,完成“2025-05-08- 稻田培育鱼种具有投资省、见效快、技术易掌握、风险小等优点,是生态循环农业的较佳模式。稻田中的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蛳等底栖动物,水中的浮游动、植物和蠕虫、昆虫、水草、浮萍、草籽等生物饵料供鱼种摄食,鱼的2025-05-08
- 滁州网讯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郝春燕)4月30日上午,滁州经开区管委会联合市卫健委举办“健康工作安全同行”职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竞赛,8支企业代表队通过知识竞答、实操比拼展开角2025-05-08
- 在医药研发的广阔天地里,每一步探索都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长期在抗生素研发领域摸爬滚打的科研人员,我深知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硫酸卡那霉素这类关键抗生素的研发过程中,标准品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关乎最终2025-05-08
最新评论